事情要快快做,生活要慢慢過
?
文/Angela
1
曾經看過一篇文章,作者談到自己是如何利用時間的。他說,某一天,在看50分鐘電視新聞的同時,他還完成了另外幾件事:燒咖啡、寫了一封信、發(fā)出去5篇稿子、看了全球股票市場,還發(fā)了一封傳真。
他的觀點是,在這個飛速進步的時代,每個人都會被逼得分秒必爭,只有懂得利用時間,才能跑在最前面。
這種想法在當今社會頗受推崇,也有越來越多人主張“一心二用”。因為現(xiàn)代人生活節(jié)奏快,時間寶貴,同時做多件事,是效率高的表現(xiàn)。
但,這是真的嗎?
2
快節(jié)奏的生活給現(xiàn)代人帶來便利和物質享受的同時,也帶來了明顯的副作用:焦慮的心理、疲憊的精神和每況愈下的健康。
只追求速度和效率,意味著你每天都在追趕時間的腳步,總是在擔心時間流逝了,而自己卻一無所成。事實上,這種誠惶誠恐的生活方式,很可能讓你的擔心最后變成現(xiàn)實。
我對這種生活方式深有體會。多年前,我剛到一家媒體工作時,每天典型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:一大早開完例會后,當務之急就是先打開電腦寫稿子。但在寫文章的同時,我一邊查閱電子郵件,一邊還偷偷開著QQ,時不時瞄上兩眼,生怕錯過群里的只言片語。與此同時,也不能忘了應答桌上此起彼伏的電話聲,同時準備好迎接主管的命令。
總之,那時的我仿佛長著三頭六臂,不論何時何地,你都能找到我,而我也一直在忙碌著。
可這種狀態(tài)下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。我一心多用,寫出的文章達不到質量要求,和朋友們的聊天三心二意,就連應答主管們的問題也不夠專注。于是,焦慮、疲憊、壞脾氣由此而生。
反省之后,我調整了工作方式,將每天的工作,根據輕重緩急,先理清先后順序,然后再一件事一件事依照順序完成。效率和效果都大大改善。
想要一心多用追求高效率的人,大多太過急于求成,將自己幻想成智能機器人,可以在多命令下,同時完成多任務。但人畢竟不是機器。人的專注力有限,若想高質量完成當前任務,就得給予它最高程度的關注。如果無視這個事實,一心求快貪多,結果往往適得其反。
3
我的奶奶是一位傳統(tǒng)的舊式家庭婦女,沒受過什么正式教育,但卻用她樸實的人生哲學,快樂生活了一輩子。無論是經歷戰(zhàn)亂還是饑荒,她總能將整個大家族上下幾十口人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。
奶奶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:事情要快快做,生活要慢慢過。
我小時候不懂這句話的真實含義,如今生活閱歷豐富了,才逐漸體會清楚。
事情快快做:就是要有能力分辨,什么是重要事情和緊急事情,依據輕重緩急,必須做的事情不要拖延;
生活慢慢過:就是要學會享受生活,跟著生活原本的節(jié)奏,該放慢腳步時,就不要再急著奔跑,才不會錯過生命中最本真的美好。
每天都在忙碌的你,已經有多久,沒有抬頭看看頭頂的藍天白云?有多久,沒有認真地讀完一本書?有多久,沒有回到家中,關掉微信,和爸爸媽媽聊聊天?又有多久,干脆什么都不想、什么都不做,就是一個人喝杯茶發(fā)發(fā)呆呢?
4
有個故事說,神要教訓一個浮躁的人,于是就讓那人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。蝸牛走得太慢了,那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。但是,蝸牛依然如故。那個人只好跟在蝸牛后面,順著它觸角所指的方向看去,哇,竟是一片絢麗的美景!
人的生命旅程應該是平衡的。有松也有緊,有忙也有閑。忙時就專心地忙,為以后積累多一點的閑暇時光;而閑下來時,也要一心一意地閑,享受當下,才能有力氣迎接下一刻更積極地忙。
法國詩人呂凱特說過:“生命不可能有兩次,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于度過。”
人生最踏實珍貴的幸福,就在日?,嵥榈纳钪?。慢下來,享受生活中小小的幸福,就是在為未來儲備力量。只有這樣,我們的人生之路,才能在張弛有度的平衡中,在一點一滴的慢時光中,走得更穩(wěn)更快更悠長。